3、均好增长模式
如何才是高质量的发展模式?
如何保证经营的质量?
对此,王卫锋总结了三点:第一,未来力高的增长是经营能力驱动而不是投资驱动;第二、盈利要跑过同类企业的平均水平;第三,做到有质量的高周转。
力高坦言:能够实现30%左右的复合增长率是有挑战性的,更重要的是在高质量经营前提之下的增长就更有含金量。但在其他经营关键指标上,如何体现出高质量?
其一、经营能力要跑赢“样板库同行”。力高内部有一个可比梯队和目标梯队的房企样板库。事实上,2018年力高集团净利润率达到19%,2019年上半年净利润率高达25%,大大超出对标房企17%的平均水平。
其二、重点提升可持续性指标。如产品品质、土储结构、开发效率、组织效能等。这几个指标关系到客户、市场、布局、团队等,是能否持续增长的关键考量指标。
其三、负债率保持健康水平。2015年以来,力高净负债率一直控制在较低水平,近三年维持在50%左右,其中2019年上半年净负债率为51.4%,这种稳健安全的净负债率在未来3年发展中不能突破。
做到至少以上三个维度的安全经营“紧箍咒”下的高增长,就是力高有质量的增长!
part2 城市布局节奏和优先级
房企战略说来复杂,但化繁为简无非就是三件事。
即关键解决在什么区域城市布局拿地,做什么产品,以及团队如何做好高效运营和落地。
整体而言,在城市布局拿地维度,力高过去3年没有盲目跟风进入三四线,而是坚守二线和强三线布局。
同时在城市群中,采取了深耕长三角,补仓大湾区,发展环渤海,拓展中西部中心城市的布局策略。
同时在热点二线城市武汉、济南、合肥、南昌等,以及辐射性强三线泉州、烟台等,通过收并购、合作等灵活的拿地方式,有效破解了热点城市拿地难的问题。
1中国每5000万人口撑起一个中心城市
未来中国城市化格局会如何进化?
王卫锋提出:“未来城市化进程中,大约每5000万人口可以支撑一个超级中心城市。”
同时,中心城市的发展逻辑以及省份之间的竞争逻辑也开始改变。
过去各省通常选择平衡省内各个城市发展,但随着各行业马太效应的逐渐显现,对于关键产业、资金、人才能资源的竞争日趋激烈。因此,出现了新的竞争局面,区域或省域竞争更多体现在于中心城市之争,中心城市通过虹吸效应形成竞争优势之后,又会对都市圈和辐射范围内的区域产生外溢效应和带动效应。
这种中心城市的竞争和发展逻辑,也或将为中国带来20多个超级中心城市。
2 未来中国城市化更像日本集中式,而非欧美分散式
未来中国城市化第二个逻辑是更像日本集中式、而非欧美分散式!
这是由中国现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其一,中国还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人均GDP还不到1万美元,产业和生活配套等资源通常集中于省内中心城市,大都市圈化是中国现阶段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二,欧美国家由于人口密度和生活理念原因,城乡资源分布均匀,所以相对更分散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