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行业资讯频道>地产>房产新闻>

文化人物 | 陈可石:传统建筑的现代诠释

文化人物 | 陈可石:传统建筑的现代诠释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2018年,因陈可石在中国建筑行业的卓越贡献,获得“致敬改革开放40年文化人物建筑篇”提名。



鲁朗小镇西区游客服务中心前广场实景照片


鲁朗小镇设计的核心理念是“圣洁宁静”,在整体空间设计上沿袭了西藏传统建筑学“精神空间”的意象,以景观优先的设计原则表达了对西藏传统建筑学的尊重,采用地方材料和传统工艺。根据鲁朗国际旅游小镇设计的过程,他总结西藏传统建筑学的四大艺术元素:光、色、空间和图腾,并指导博士研究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陈可石与研究生调研传统小镇


如何将上千年延续不断的中国建筑艺术伟大传统与当今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意识相结合,一直以来是他最关注的学术方向。汶川水磨镇和西藏鲁朗国际旅游小镇的成功使他看到中国未来城镇设计的明确方向——回归自然和尊重人文传统。

回到他最关心的中国传统建筑学的传承与创新,他提出了“城市人文主义”理论,从人文主义的价值观出发来思考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中国古典建筑学是城市人文主义理论最重要的出发点。由他主持完成的洛带古镇、大理古城、汶川水磨镇、贵州下司古镇、隆里古镇、广东佛山古镇、中山翠亨村、汕头老城区、佗城古镇、古竹古镇、四川罗泉古镇、元通古镇、米仓古镇、深圳甘坑客家小镇等二十余个古镇和旅游小镇设计实践集中体现出了“城市人文主义价值观”。

2007年陈可石受聘北京大学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开始指导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讲授“城市设计学”和通选课“美学与艺术史高级讲座”。陈可石先后完成学术论文80余篇,5部专著,指导82名硕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后完成学业。为了推动城市设计学科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发展,2006年陈可石出资设立“北京大学中营奖学金”,迄今已有800多名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博士生和硕士生获此奖学金的资助。

在陈可石看来,作为一个充满创造力和艺术基因的民族,我们的先辈在历史上创造了无数引领世界的伟大城市和传统建筑学,今天同样需要有文化自信。他主张首先要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建筑文化传统。“城市和建筑作为人类的活动场所首先应当是有生态和人文特征,人们应当生活在由古至今延续不断的建筑时空”,他认为让建筑空间引导人的情感升华是建筑师努力的最高目标。

陈可石曾在演讲中说到:“城市和建筑是中华文化的载体,如果说工业文明始于英国,那么可以说英国代表了伟大的工业文明,而农耕文明的伟大成就展现在中国,农耕文化对我们中华民族影响深远。我们在追随自己的农耕文化上进行了几千年的建筑实践,其中可以发现很多连续贯穿我们精神世界并成为哲学基础的人居理想。从传统小镇到建筑我们都可以看到中国人的生活理想,那是一种对土地、阡陌和山水的诉求。所以,我认为自己很幸运能够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古镇和旅游小镇的设计上面,以中华文化的维度,实践传统建筑的现代诠释。” 



[责任编辑:田晨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