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经营中心频道>地产>楼市资讯>楼市快递>

2017年房企上市公司十大谜团,这家公司居然占了三条!

2017年房企上市公司十大谜团,这家公司居然占了三条!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一家房企最理想的是有龙湖的净利润率,又有万科的资产周转率,然而这是两种不同的经营战略,冰炭不同炉,而龙湖却一直试图冰炭同炉。批评之辞背后之意是:要么放弃净利润率做规模;要么放弃资产周转率要利润。

换句话说,龙湖多年的潜心修炼,“严守财务纪律”之花,终于绽放出“投资级”之果。

严格地说,其实是龙湖式战略坚持。这个道理,任何一家房企都能想明白:

1.当房子升值速度减缓,持有资产回报率降低,土地储备的升值自然就减弱。

2.当土地升值速度低于资金成本,大量持有的资产可能为负。

因此,房企必须调整自己的战略,从铅球模式转向气球模式,要从赚取资产升值转向赚取服务增值。房企从土地升值回报率,转向服务增值回报率。所谓增值服务,包括物业管理、商业运营,以及时尚的长租公寓。

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但是,当市场一次次陷入冰点,一次次迎来小阳春,侥幸闯关成攻,如此反复交叉,更多人选择了“赌性”,赌铅钱球式成功。

当然,凡事绝则错。

土地升值速度超过资金成本时,坚持铅球模式,容易获得高回报。当房价上涨受压,持有储备土地回报率降低,甚至不能弥补持有期的资金成本时,气球模式就容易获得高回报。市场反复之时,坚持、坚守和变通之道,更为重要,绝对化则错。但是,有一样东西至关重要,即运营效率。

在铅球模式下,高周转是不二法门;在气球模式下,服务效率是不二法门。

很多企业意识到这一点,为什么没有和龙湖一样转型成功呢?

曾经有研究机构做过测算:

假设投资物业的毛租金回报率10%,净租金回报率5%的情况下,投资物业在总资产中的占比每上升10个百分点,周转率和杠杆率的降低将导致开发物业的销售额增速下降30%。

因此,地产行业需要金融模式的创新来破解这个难题。总结过往的经验,有破解两招,关键是金融创新。

一是传统的租售并举的传统模式。二是美国模式。

美国模式不适应中国境内的房企,因此忽略。

第一种模式要求轻重并举,货如轮转,住宅销售提供现金流,安全的债权融资为辅,提前布局轻资产战略。

布局轻资产战略,又分为三个方向。

一是选择业务线。

企业要在产业链条中,根据自己的资源禀赋寻找适合自己的最优价值链,比如住宅、商场、酒店、写字楼等产品线上细分,再细分;

二是商业模式创新。

在运营环节上,寻找自己的效率最大化回报环节,比如在开发、招销、销售、物业管理、运营等环节上,创造自己跑赢同行的回报。

三是搭建资本平台。

既然是轻资产,必然要求减轻资产负担。扁担要换着肩膀扛。这就需要搭建一个足够强大的融资平台,包括债权融资平台、资产证券化平台等,在此基础上,精心准备金融产品创新。

三个方向指向三个价值再造空间:

一是企业自身的战略资源优化;

二是商业模式的再创新;

三是金融模式的再创新。

8年前,龙湖就有过规划:

到2014年,龙湖预计商业地产持有目标将达到200万平方米,国内运营的商业项目将超过30个,所贡献利润将占公司利润总额之15%-20%。 200万平米的商业完全持有,龙湖彼时商业面积33万平方米,每年计划增加42万平方米的商业,4年共计增加167万平方米商业。

8年后,最新的财报显示,龙湖已开业商场的建筑面积为258万平方米(含车位总建筑面积为337万平方米),整体出租率为95.3%。

8年后,商场总销售额人民币156亿;总客流3.2亿人次。

[责任编辑:田晨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