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行业资讯频道>地产>房产新闻>

罗湖木头龙旧改近10年 至今仍有4户业主拒签

罗湖木头龙旧改近10年 至今仍有4户业主拒签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从2010年被列入全市首批旧住宅区城市更新项目到2019年仍有4户业主拒绝签约,罗湖木头龙城市更新项目在10年拉锯战中艰难推进,已签约的一千多户业主深受影响。49名业主在等待中相继离世,有的业主租房近10年来搬家7次,有的业主甚至给拒绝签约的邻居下跪……

“希望政府采取措施破解僵局”

业主钟爷爷今年80岁,他认为同片区业主“100%同意”才能启动项目的规定,已经成为阻碍城市更新的一大障碍。“不能因为极少数人的行为影响到绝大多数业主的利益和整个片区的更新改造进程,这对于个人和城市发展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100%原则是否有修改的可能?”

钟爷爷坦言:“在等待的过程中,我因为前列腺癌动了几次大手术,从鬼门关上走了几回。坚持到现在就想看到房子能够建起来,子孙后代能够住进新房子。”

业主陈爷爷提到,“我们那么早搬出来就是希望项目能快点启动,现在反而受了更多罪。当初是临时安置,现在却变成长期无家可归。我们年纪大了,真的受不了一年搬几次家的折腾。”陈爷爷认为,“一千三百多户业主受了太多苦,从孙子上学到孩子结婚,再到老人看病,太多人受到牵连了,不仅生活受到很大影响,精神上也备受煎熬。”

“已批专项规划中的市政设施、公共配套无法实现,已签约并搬离家园的业主不能及时回迁,还会导致大量社会不稳定因素产生,有可能引发更严重的社会问题。”陈爷爷希望政府采取有效措施,依法依规破解这个僵局。

专家呼吁有关部门积极介入 防范木头龙项目风险

就木头龙遇到的僵局,深晚记者采访了业内专家耿延良和颜雪明。耿延良是深圳市国际仲裁院仲裁员、中房协城市更新研究中心主任、广东安云更新律师事务所创始人、深圳市城市更新开发企业协会创始会长。颜雪明是建纬(深圳)律师事务所律师、北京大学法学院硕士生兼职导师、深圳国际仲裁院仲裁员。

2017年8月18日,这两位专家都参加过“旧住宅区更新项目僵局破解之策”研讨会,该研讨会由深圳市城市更新开发企业协会组织召开,众多旧改专家、法律学者、人大代表、业主代表和企业代表一起聚焦旧改困局,木头龙项目就是会议讨论的一个焦点。多位与会人员认为为了保障公共利益,有关部门在破解僵局方面应要主动作为、敢于担当。研讨会当场就有木头龙片区业主呼吁,“请求政府相关部门积极依法介入”。

2017年8月28日,罗湖区政府发出的通告指出,对部分已批规划的以旧住宅区改造为主的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项目,因拆迁谈判问题停滞不前、久拖不决的,将依法依规解决拆迁遗留问题,确保回迁房、保障房、公共配套等城市更新公共利益尽快落地,消除安全隐患、保障民生福利,打造宜居宜业城区。

两位专家对木头龙项目也了解比较深入,如今距离上次研讨会两年多时间过去了,当年政府发出通告后,至今也一直未见有实质性措施。木头龙僵局仍在,而且产生累积叠加的风险一天天加大。

两年前,在“旧住宅区更新项目僵局破解之策”研讨会上,旧改专家耿延良与颜雪明了解到一组数据,木头龙的签约率达到98%,仅剩20余户业主没有签约,有30多位业主在等待回迁的过程中相继离世;如今近两年过去了,木头龙的签约率为99.7%,剩下没签约的业主还有4户,而在等待中相继离世的业主人数已经增加到了49人。

“两年时间过去了,木头龙旧改依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耿延良指出,“仅仅因为4户业主拒绝签约,导致项目陷入了僵局,这不仅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还带来了项目可能烂尾等高风险,这超出了一个更新项目的问题,已发展演化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在耿延良看来,木头龙旧改立项初衷是为了改善木头龙小区居民的居住环境,且该项目规划了57310平方米保障性住房和13730平方米公共配套设施,涵盖教育、医疗和文体多个方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涉及众多的公共利益。“依法尽快介入破解目前困局,不仅关系到已签约的1336户业主合法权益的保障,也关系到城市配套的完善,更是考验政府防范化解社会风险的能力。”

“当绝大多数人都同意重建,期盼新的家园的时候,极少数人为了自己的私利,置绝大多数业主的利益于不顾,既没有任何法律上的依据,也不具有任何道德上的正当性。”颜雪明表示,我国物权法第76条规定,重建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应当经2/3以上的业主同意,这说明不存在个人所谓的绝对权利。“1300多户业主长期流离失所,已产生社会风险,防范风险无疑是急需保障的更大公共利益。”同时他也指出,事已至此,相关部门依法介入是最有效率也是最大公约数的解决方案。

“由于项目久拖不决,社会风险在不断累积,政府有关部门介入迫在眉睫。” 两位专家呼吁,面对木头龙旧住宅区更新项目困局,有关部门要有主动作为和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采取行政征收等多种有效措施,破解历史遗留难题,及早防范和化解社会风险,消除公共安全隐患,保障公共利益落地,切实推动城市安全运行和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田晨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