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

楼市快递

湖山之间的迷茫与憧憬 梧桐山社区研讨水源地的发展之路

2018-01-16 15:45 来源:深网房产

人工智能朗读:

“梧桐山社区目前的发展瓶颈在哪? 产业和空间如何更新?如何实现梧桐山景区和梧桐山社区的和谐共生?”1月13日,一场以“湖山之间的迷茫与憧憬”为主题的城边村发展论坛在2017深港双年展主展场深圳南头古城举行,论坛汇集了城市研究者、规划师、规划管理者、地产商、社区居民、学生以及社区股份公司管理层等多方人士,通过一整天的实地调研及论坛研讨,将梧桐山社区作为深圳水源地周边区域的发展问题带入公众视野。

“青山绿水”的发展困境

梧桐山青山绿水,自然环境优越。但在当天出席论坛的梧桐山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管理层以及梧桐山社区的居民看来,青山绿水让当地的发展做出了牺牲,因处于生态保护线和二级水源保护区内,这里的发展长期受限,、房子旧了,不能拆除重建,厂房老了,拆了也不能建,居民享受不到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

生态保护这个“结”,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风景名胜也成了当地民生问题的根源。梧桐山作为深圳重要风景区之一,每逢周末便会有大量游客前往,而连接罗湖区沙湾关附近的沙湾路与望桐路的大望桥,是通往罗湖区梧桐山的必经之路,由于桥上道路非常狭窄,是双向两车道,来往车辆只能从这两条车道往返,给片区的交通出行带来了不少困难。

梧桐山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卫东介绍梧桐山社区的发展困境

绿色梧桐 永续发展

如何在不增量甚至减量的前提下能实现新发展?出席论坛的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仲德崑教授以及都市实践建筑创建人刘晓都先生都提出应采用一种可持续的、生态的、精细的方式去对待城边村,而非限制其发展。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仲德崑发言

深圳大学陈竹副教授认为,梧桐山社区作为深圳“城边村”一个典型案例,如果能找到与环境兼容的、能维持当下的多元包容的社区生活的在地提升的发展方式,将对于突破目前大拆大建的城市更新方式有样本的意义。

深圳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张宇星先生指出,梧桐山社区当下的发展状态在深圳具有普遍性,它反应出城市发展到当前土地空间资源己近达到使用极限的情况下,城市发展应该突破仅关注空间本身向空间的内容方面发展。就梧桐山社区而言,张宇星提出要挖掘当地的独特性和创造性,可以建立IP空间,把IP空间和全球创意连接,实现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深圳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级规划师洪涛先生则强调应该通过外力的助推来解决生态线内的用地和社区的发展问题,而非将问题丢给城边村的居民。

嘉宾们在详细了解征集来的意见

来自地产商的嘉宾胡树志先生用蛇口创办嘉年华的例子来引导梧桐山社区的未来需要提升自身的特色,指出最地方性的就是最国际性。佳兆业城市更新学院副院长蒋才波则根据其集团改造经验提出整个梧桐山村区域做一个全方位的大旅游策划,提升梧桐山村做为深圳城市旅游及文化名片的设想。

来自深大规划系Alex Zipprich 和美国Miodrag Mitrasinovic教授则结合相关教学经验提出以社区发展为目标进行城市教学和研究的重点,需要关注设计结合多方利益平衡实现社区共荣的结果。

在论坛尾声,总策展人刘晓都指出“城边村”的发展方式的讨论上,需要理清它对于城市的价值,关注城市发展对于不同利益群体的影响,期待更深入和多角度的探讨。梧桐山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负责人李惠光对各位嘉宾表示诚挚的谢意,他认为,本次研讨收获了很多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借鉴,将继续努力,与社区居民一起共建美好社区。

责任编辑:
特别声明:本文来自@深圳自媒体平台,仅代表@深圳自媒体观点。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发布。如涉版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