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D交通模式,擎速未来生活认知
2021-10-12 17:45
来源: 深圳新闻网

TOD交通模式,擎速未来生活认知

人工智能朗读:

image.png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1年10月12日讯(记者 杨平 通讯员 韩政 )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则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人们对于未来的想象,皆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饱和、交通拥堵、环境恶化、土地匮乏等问题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和严峻的挑战。

image.png

如何重构城市生态?让效率更高、生活更好,人与人、人与城、人与自然更亲密?针对一系列城市发展问题,TOD发展模式应势而生。

10月11日-13日,历来被称为中国城轨发展权威的智囊会议——“中国城轨交通业主领导人峰会2021年深圳年会”将在深圳举行,助力智慧城轨和交通强国建设。


借此契机,作为此次会议承办单位,深圳地铁也将于10月13日举办以“抵达无限可能”为主题的TOD品牌发布会,分享如何用“轨道+物业”模式持续反哺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又能构建立体化、高效能、集约式的城市生态空间的先行者经验。

TOD模式引发业内人士热议的背后,离不开一幅幅激动人心的蓝图:

截至2020年底,全国已有29个城市开展TOD综合开发,土地储备总规模近5000万㎡,收益增长约为170亿元。如果对标国际经验,几乎所有繁荣的地区都有中心城市作为主要平台,且强大的轨道交通网往往是其重要的基础设施,比如,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东京湾区四通八达的轨道交通和TOD布局便是范本。

相比之下,粤港澳大湾区尚处于大都市圈TOD版图扩张的初步阶段,但核心城市深圳已从中闯出了一番天地,诠释着城轨建设+TOD开发模式的城市双引擎故事。

与湾区共澎湃

中国城轨迈向新蓝海

道路通,百业兴。从1969年10月1日的中国第一条城轨——北京地铁1号线出发,到如今以49座城市投运的8449公里城轨交通线路稳居世界第一(其中地铁线路6641公里);从落后百年(全球第一条城轨是于1863年通车的伦敦大都会地铁),到成为国家新名片,中国城轨以震惊世界的速度完成了跨越式发展。

这一条条纵横交错、穿山越海的城轨,是新时代城市道路的象征,也承载着亿万中国人民的梦想,凝聚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奔赴远方,抵达无限可能。

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国内城轨网全年累计完成客运量175.9亿人次,相当于把地球总人口运载了2次有余。同年,全国范围内城轨交通客运量占公共交通客运总量的比例为38.7%,同比提升4.1个百分点;其中,北上广深宁蓉等6城各自的城轨客运量占据了至少半壁江山。

image.png

在我国经济继续稳步发展,交通拥堵问题却日益严峻的今天,城轨交通建设毋庸置疑地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由城轨大国更上一级台阶——向城轨强国迈进。

“十五”期间,国家层面首次把发展城轨交通列入计划发展纲要,并作为拉动国民经济,特别是大城市经济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


2019年国家推出新基建战略,七大重点基建领域中,“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赫然在列;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也提出,“十四五”期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数将新增3000公里,预计“十四五”累计客运量将突破千亿人次,累计完成投资额有望达到18188亿元。


即便抛开政策红利,城轨依旧是一个与时代竞速的交通系统,有着强劲的内生发展动力。

一是从需求端看,国内即便强如北京、上海等超一线城市,其城轨密度相比国际大都市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在城镇化继续深化的背景下,所形成的城市群和都市圈将进一步释放物流、人流等交通需求,紧随而来的还有私家车保有量持续攀升等现象,以交通拥堵为典型的城市病突出。这意味着在可预期的将来,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image.png

二是从供给端看,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有61座城市的线网规划获批并在建,线路长度6797.5公里,占当前已运营总线路长度的80%。以深圳为例,按照市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提出的计划,到2025年深圳将建成“城轨640公里+铁路220公里”。

image.png

另一方面,国内正在规划轨道交通的城市超过100座,较多符合地铁申报条件的城市也仍无地铁开通,意味着更多供给后备军正蓄势待发。因此几乎可以断定,随着“都市一体化”推进,全国城轨系统将持续获得发展动能。

遍地开花的城市轨道,正通过由点到线、由线至网的方式改变着一座城市的时空布局,亦拓宽了城市走向美好未来的道路。

一座现代化城市的有序运行有赖于公共交通,而公共交通首选城市轨道交通。进一步探究,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的主动脉则非地铁莫属。

image.png

地铁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撇开让出行更加方便、快捷的基础功能,项目建设运营也会带动周边沿线物业、商贸流通发展,往往会形成独具优势的“地铁经济带”。

毕竟,出行并非目的,抵达才是。

阔步TOD时代

罗湖北站枢纽,擎速湾区新生

中国城轨建设进入了提速的快车道,从一条地铁到遍布全国各大城市的轨道交通,开拓创新仍在继续,中国智慧正创造未来。那么灵魂拷问来了,除了提供日渐方便快捷的交通,城轨还将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惊喜?

由于个人喜好的不同,答案必然五花八门。但TOD项目,将会是其中的热门答案之一,它代表着城轨时代中,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然转换为现实。


TOD是个什么新物种?

过去国内城市发展以空间扩张为主,而今逻辑已转变为空间优化。

就拿国内城轨密度位于前列的上海来说,国内TOD项目尚未引进之时,由于地铁线路建设不断在上海各区蔓延开来,往往是轨道造到哪里,楼盘就开发到哪里,即通常意义上的“地铁房”。尽管在这种模式下,1号线带动了莘庄,9号线带动了松江,11号线带动了嘉定……但这种简单粗犷的开发模式对于用地空间日渐不足、城市拥堵的情况日益加剧的大城市来说,明显不是长久之计,新的城市规划亟需一剂“TOD良药”。

提及TOD,相信多数人最深的印象便是“地铁上盖”。在普通城轨车辆段,原先是车辆露天停靠,如果在上面加一块大大的混凝土盖,那么这个“盖”相当于重新造了一块宝贵的建筑用地,列车在盖下,新的物业在盖上拔地而起,这便是俗称的“上盖物业(地铁上盖)”。这个创造性的开发思路,一方面解决土地资源紧缺和住房难的问题,另一方面则实现物业反哺城轨,保障城轨物业的可持续发展。


image.png

在“湾区枢纽,万象罗湖”的全新定位之下,罗湖城区价值再被重提,清水河立足大梧桐产业带核心,围绕成为深圳“示范区”建设的新载体的目标,依托重点片区+枢纽引入+山水资源优势,打造特色产业片区高品质出行范式,构建高可达、高承载、高融合、高品质的综合交通体系,为打造罗湖智峰、山水慧城提供有力支撑,推动片区成为罗湖创新发展新增长极。多元利好相继出台,“高铁罗湖北站”落定清水河!


image.png

当TOD级物业成为全球资产共识,据守于其中的物业便愈显珍罕。亚太半山樾府,雄踞银湖山上,距高铁罗湖北站仅300米,属名副其实的TOD物业。建面约50万㎡都荟大城体量,首发作品典藏在即,未来在银湖山下开始!


image.png

高铁罗湖北站一经建成,将成为真正的湾区TOD枢纽。首先将加快推进深圳火车站和口岸片区的改造,引入地铁1号线、9号线、11号线、17号线、25号线等5条地铁线路交汇。加快推动实现与港东铁互联互通。


image.png

其次,未来的罗湖,将有三大交通枢纽,深圳火车站、清水河、大剧院。其中,深圳站、清水河罗湖北站两站都将引进高铁,接入全国高铁网,罗湖将进入TOD级高铁时代。

清水河枢纽如今加速建设中,作为罗湖未来三大交通枢纽之一,由高铁(深汕铁路)、城际(深汕城际)、城市轨道(14号线、17号线、25号线)及地下公共空间组成。


image.png


作为地下三层双岛五线同台换乘车站,另设3条停车线,各站之间互联互通,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站城枢纽呼之欲出。

亚太半山樾府,百米通达高铁枢纽,方可安享生活繁盛,地铁3号线、在建14号线、规划中17/25号线汇聚其中,清平高速、水官高速、北环大道城市动脉,构筑湾区通达之便,繁华自此近在咫尺。

预计建设完工后,将有效平衡东西部高铁布局,帷幄片区脉络,提升深圳东部枢纽竞争力和深圳对外辐射力。区位优势对高端产业落地具备强大吸引力,通过聚集高能级科创商务,加速推进罗湖产业升级。

image.png

经由亚太集团多年倾磨,亚太半山樾府将铸就全城珍罕的约50万㎡综合体大盘(含二、三期),配备空中私家泳池、唯美园林雅境,1:1.5超高车位比,礼聘澳大利亚普利斯、香港CCD郑中事务所精铸大城规划、臻研室内空间,创领罗湖人居星封面,每一处细节都承载着惊艳时代的匠心智慧。

image.png


[编辑:陈昕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