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湾大桥之下伸向海中的栈桥,一向是个网红打卡点。
于此向东眺望,一些外地游客时常搞不清楚,乃至于要向深圳人确认:这里哪边是深圳?哪边是香港?
的确,站在这里会有一种错觉:左手边以深圳湾1号、春笋、深超总以及远处的平安国际中心、京基100为天际线,一座恢宏的滨海大城已经喷薄而起——这里是深圳;而在右手边,除了一些高层住宅外,基本上还是一派自然原生态——这里是香港。这种直观感受差异,使得外地游客难免要求证一番。
但这种情况,将在10年、20年之后得到根本改观。届时,以深圳湾为核心的深港海滨城市将在这里崛起——即便放在全球范围内,亦难出其右。
一
10月6日,是香港值得铭记的一天。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当天发表任内第五份施政报告,其旨在重点聚焦未来,包括香港经济发展以及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也要解决市民最看重的房屋和土地问题。报告着重提出,建设香港北部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都会区,占地达300平方公里,覆盖由西至东的深港口岸经济带及更纵深的腹地。
林郑月娥指出,北部都会区覆盖由西至东的深港口岸经济带及更纵深的腹地,将尽享港深优势互补、融合发展的红利,帮助香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北部都会区将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并营造“城市与乡郊结合、发展与保育并存”的独特都会景观,而支撑着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维港都会区亦会扩大至包括“明日大屿愿景”的交椅洲人工岛填海。这两个地处香港南北的都会区将可提供大量土地,完善香港的空间布局,并驾齐驱、互相辉映,推动香港未来发展。
北部都会区包括元朗区和北区两个地方行政区,占地面积约300平方公里。北部都会区包括天水围、元朗及粉岭/上水等已发展成熟的新市镇及其相邻乡郊地区,并有6个处于不同规划及建设阶段的新发展区和发展枢纽,包括古洞北/粉岭北、洪水桥/厦村、元朗南、新田/落马洲、文锦渡和新界北新市镇,是香港未来20年城市建设和人口增长最活跃的地区。都会区内拥有多达7个跨境陆路口岸,是香港境内促进港深融合发展和联系粤港澳大湾区最重要的地区。而都会区内的职位数目亦将由现在的11.6万个大幅增加至约65万个,包括15万个创科产业相关职位。
二
与施政报告同步公布的《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提出了一系列与深圳紧密联动的重大举措。林郑月娥表示,要有效落实《发展策略》,建设北部都会区,香港特区政府须提升高层督导,强化跨局跨部门协作,制订成效指标方便监察,并与深圳市政府紧密联系,共同推进相关项目。这包括与前海隔湾呼应的流浮山建设创科设施、增加约150公顷创科用地建设新田科技城、研究东铁线延至深圳罗湖以及拟建设铁路通至前海等。
林郑月娥表示,北部都会区的整合和扩容工作,会由以铁路为运输系统主要骨干所带动。港府探讨将东铁线延伸至深圳罗湖,并在深方设立“一地两检”口岸,在现有罗湖站及上水站之间增设一个非过境铁路服务的新铁路站,以释放罗湖/文锦渡及上水北一带的发展潜力。连接洪水桥/厦村至深圳前海的港深西部铁路,把正在规划的北环线向北伸延,经落马洲河套地区(河套地区)的港深创新及科技园(港深创科园)接入深圳的新皇岗口岸。
林郑月娥阐述说,在国家40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中,港深两地紧密互动。由西至东建设了七个陆路口岸和相连的交通基建,使两地有条件跨越后海湾、大鹏湾和深圳河而相互连接,形成“双城三圈”的空间格局。“双城”是香港和深圳;“三圈”即由西至东分别为深圳湾优质发展圈、港深紧密互动圈和大鹏湾/印洲塘生态康乐旅游圈。“双城三圈”覆盖了深港口岸经济带和深圳发展最成熟的都市核心区,以及香港境内城市建设资源正在高速汇集并仍拥有庞大发展潜力的北部都会区。
她强调,“双城三圈”空间概念的确立,有利于港深政府共同促进两地在经济、基建、创科、民生和生态环境的紧密合作,发挥强强联手,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益。
三
解决香港市民最看重的房屋和土地问题,是这份施政报告的一大看点。
林郑月娥表示,目前在北部都会区内的多个已规划或规划中的发展项目,预计可提供约35万个住宅单位。北部都会区可额外开拓约600公顷用地作住宅和产业用途,估计可提供的住宅单位为16.5万个至18.6万个。连同元朗区和北区现有的39万个住宅单位,整个北部都会区发展完成后,总住宅单位数目将达90.5万个至92.6万个,一共可容纳约250万人居住。
就在这个黄金周,继中联办主任骆惠宁走访“笼屋”住户后,中联办7位领导在港继续走访住房困难市民,继续传递“香港同胞的烦心事,始终牵动着中央的心”的声音。北部都会区住宅项目的规划无疑给港人带来了福音。
值得注意的是,北部都会区规划的住宅单位规模大大超过了香港回归之初的“八万五”。这标志着,香港破解住房这道世纪难题有了一个可以预期的“开头”。
四
纵观这份施政报告,是继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以来,香港特区政府发布的以落实纲要为宗旨、实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这一目标最为重磅、最具想象力的报告,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它在空间观念及策略思维上跨越了港深两地行政界线,体现了国家战略和国家意志。其抓手就是港深紧密联动,共建“双城”都市圈。
这其中,有两大要点。
其一,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有了战略支点。
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要求香港“大力发展创新及科技事业,培育新兴产业”。推进“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探索有利于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和区域融通的政策举措,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和国际化创新平台。对此,香港如何来落实?这份施政报告给了具有战略支点的答案:北部都会区。以此与深圳、大湾区协同发展,共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300平方公里的面积更给了未来足够大的空间。这就意味着,整个北部区域将重新规划,一些不合时宜的规划将重新选址。
其二,香港更为积极和富有创造性,港深更为默契。
林郑月娥这次勾画了“三圈”构想:即由西至东分别为深圳湾优质发展圈、港深紧密互动圈和大鹏湾/印洲塘生态康乐旅游圈。同时提出了与前海隔湾呼应,在流浮山建设创科设施。
此前关于深港合作的诸多构想,更多由深圳方面提出。包括深圳湾大桥、河套深港科创园、前海合作区以及建设深港口岸经济带等,其核心是“南联”。而这次香港提出了诸多与深圳呼应、富有创建的构想,比如与前海相望的流浮山,而港深紧密互动圈则是对深港口岸经济带的回应和深化。在“三圈”中,深圳湾优质发展圈、大鹏湾/印洲塘生态康乐旅游圈都极具想象空间,前者直接打开了另一半深圳湾的发展空间,而后者从名称上就十分新奇,有望带动整个大鹏半岛的发展,尤其在乐高落地深圳之后。更重要的是,港深默契对接有了良好开端,未来深港还能碰撞出什么火花?脑洞大开方能展开想象的翅膀。
香港这次“北部都会区”和“维港都会区”的提出,也颇有新意。“北部都会区”重点为科创驱动,而“维港都会区”重点以金融及服务业驱动。“双核驱动”,将使香港具有更强的内生发展动力。
五
还是一句话,形势比人强。从“双区”建设启动,到前海扩区,无不证明了这一点。
深港合计超过2700万人口以及超过5万亿元的GDP,预示了深港高度共识、默契共建深港“双城”都市圈的广阔前景。而环绕深圳周边的滨海湾新区、莞惠临深地区乃至隔珠江口相望的广州南沙以及未来有望通过各种方式快捷联通的中山、珠海,均在积极对接深圳,以期做好大湾区协同发展的大文章。深圳,可望迎来又一个全新发展的大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