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他乡”到“家园”,龙华城中村治理照亮“追梦路”
2020-07-17 09:49
来源: 深圳特区报

从“他乡”到“家园”,龙华城中村治理照亮“追梦路”

人工智能朗读:

深圳特区报讯 作为深圳的产业大区,在龙华这片奋斗热土上,城中村是很多人“梦”开始的地方。

早餐店里肠粉油条的诱人香气,百货店里琳琅满目的日杂商品,街头巷尾邻里街坊的欢声笑语……一座座冒着“烟火气”的城中村,慷慨地接纳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来深建设者。

然而在繁华热闹的背后,伴随龙华经济高速增长,城市化发展水平越来越高,数量庞大的城中村在现代化都市街区映衬下显得“衣衫褴褛”,与龙华区“创新型”“现代化”“国际化”这些粤港澳大湾区时代的区域发展定位渐行渐远。

把“他乡”变“家园”,让来深建设者享受更安全、干净、有序、和谐的城中村居住环境,自2017年开始,深圳市开展了为期三年的城中村综合治理行动计划。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下,龙华区委书记和区长“双挂帅”,街道处级领导挂点包干,各社区设立战斗专班……龙华区全面打响城中村综合治理攻坚战。

经过三年全力攻坚,如今,龙华区334个城中村综合治理任务中已有214个城中村实现“破茧成蝶”,其余项目也正抓紧施工推进。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提升、安全隐患得到精准治理、长效常治得到创新推动,一幅文明新村和幸福家园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1.环境提升:“既要住得起也要住得好”,全面增强居民获得感

“蜘蛛网”拆掉了,坑洼土路硬底化了,社区荒地变成了便民停车场,随风而来的花香草味令人心神清爽。在龙华区大浪街道新围新村,安居多年的陈自力对如今的生活很知足。

新围新村是大浪街道最大型城中村之一,村内密密麻麻耸立着304栋楼宇,成为近3万居民的安居地。和龙华区众多城中村一样,人口多、基础设施薄弱,从一开始,城中村综合整治工作就是一块硬骨头。

奋战三载,一场巨变,正在龙华各城中村上演。

“既要让群众住得起,又要让群众住得称心、住得舒适,这是我们开展城中村综合治理的初心。”龙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开展治理的过程中,龙华区坚持问题导向,瞄准突出的市容环境等痛点难点问题,列出“问题清单”,摆上综合整治的“手术台”,进行一场深度的治理。

切实提升全区城中村市容环境水平,全面消除“脏乱差”。龙华区全面铺开地毯式“清零”行动,对照问题逐一进行击破,共在城中村内新增绿地约7.38万平方米,新建村内广场约2.14万平方米,新设置篮球场、健身小广场等活动场地约160处,为居民释放更多绿色福利及活动空间。

城市面貌焕然一新,龙华区共完成约2万栋建筑立面刷新,严格执行“一店一招”,拆除破损残留、设置不规范的广告店招10600块,确保建筑立面及店招干净整洁。同时,新增垃圾房252个,垃圾分类点709处,新增防蚊闸、毒鼠屋约2.3万处,并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提升城中村垃圾处理能力……

“以前道路坑坑洼洼,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居民垃圾随处乱丢,路面污水横流,如今我们的居住环境大大改善了!”观澜街道蚌岭新村老居民冯先生说出了大家的心声,经过三年的精细化治理,龙华各城中村无论是村容村貌“面子”的蝶变,还是居住功能“里子”的飞跃,都让居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2.居有所安:“要整洁也要安全”,“提质增效”增强居民安全感

“以前下夜班回家,走在路上心里惴惴不安。如今小区里安装了这么多摄像头,一楼也装上了门禁系统,这些安全设施,给我们吃下了一颗‘定心丸’。”马红梅是富士康一位普通员工,其居住的福城街道金湖湾小区北邻富士康工厂,南靠观光路,西临观澜科技园,东接樟阁路,占地面积4.43平方公里,有房屋59栋,便利的交通、相对低廉的房租和生活成本吸引1.3万名外来务工人员居住,其中60%为富士康的产业工人。

走进金湖湾小区,72个公共视频探头和50套视频门禁系统全天候工作,可实时上传门禁抓拍图片,让小区在治安管理方面不再“缺位”。

“城中村综合治理,要整洁,也要安全。”龙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城中村因人口密集、结构复杂、流动性大等特点,治安问题成为近年城市管理的焦点所在。再加上基础设施欠账较多,消防安全、用电安全、燃气安全等更是居民关注的重点。

为切实打造安全有序的居住环境,龙华区从社区治安、消防安全、用电安全、燃气安全、弱电管线、交通秩序、生活污水等安全治理着手,下功夫、出实招、见真效。

走在民治街道横岭三区,一座约70平方米的配电房和一座面积达231平方米的消防站引人注目。这座新建的配电房,能够为村内提升2500KVA的电容,既能满足居民的用电需求,又有利于解决用电安全问题,起到了“一举两得”的作用。新建的消防站很大程度上补齐了村内消防应急抢险短板,为抢抓消防救援生命线提供了有力保障。

金湖湾小区和横岭三区的安全设施建设,是龙华区城中村安全治理的一个缩影。据统计,城中村综合治理攻坚战打响以来,龙华区共增设城中村视频门禁系统约4000套,查漏补缺建设村内公共区域视频监控约6000套,强化了村内人员管控与治安管理;新增设新建消防栓约1700个、中小型消防站127个,新建村内电动车充电站点106处,同步强化村义务消防队的管理与培训,促使消防应急救援硬件配套与软件管理双提升。

保障用电安全,全区实现了112公里的弱电管道铺设,全面消除191个村的“蜘蛛网”,保障村内通讯安全;新建配电房96个,实现115个城中村电力升级改造,新建楼栋漏电保护装置约1万栋,同步全面铺设地线,保障电力需求与安全。

积极推进燃气管道建设工作,龙华区努力完成180个燃气进村入户的工作目标,将惠及约42万户居民;硬化黑化路面约62.4万平方米,新设置交通管理岗亭136处,新建停车场198个,新建村内人行步道约600公里,有效改善交通微循环,提升交通安全。

3.党建引领:“问需、问计、问效于民”,全面提升居民归属感

“城中村综合治理刚开始的时候,村里到处都是施工围挡,居民出行受阻,小商铺经营受困,大家心里都有点抵触情绪。”廖桂兰是龙华街道清湖新村的一位村民代表。

据其介绍,为打消居民疑虑,龙华区邀请村内党员代表、村民代表、企业代表一起走访参观前期优秀村的治理成效,跟大家耐心地讲解了开展城中村综合治理的意义及必要性。“看到综合治理给居民生活带来的巨大转变,我们心里的疑虑彻底打消了,对各项治理工作非常理解和支持。”

城中村治理关乎群众切身利益和生活品质,既是发展问题,也是民生问题。龙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问需、问计、问效于民才能做好民生工程,以‘群众点菜,政府买单’的方式开展城中村综合治理,才能把民生工程夯实为民心工程,给党和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龙华区充分强化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党委引领,政府、社会、居民有机衔接、良性互动,逐步形成齐抓共管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以社区党委为总基点,龙华区成立工作专班,全面凝聚区行业牵头单位、街道治理部门、社区工作站、村股份公司、村物业及村企业等多方的治理合力。

在综合治理推动过程中,充分发扬“行军鞋”精神,切实践行“一线工作法”,组织工作人员每天在城中村施工现场进行巡查、入户走访,收集记录居民需求和建议,认真研究各类难点、痛点、堵点的对策,及时解决群众诉求7万多单,实现问题100%回应,100%解决。

4.多元共治:“三分建设七分精细管理”,全面守护居民幸福感

“城中村三分靠建设,七分靠精细化管理。”龙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整治一个、提升一个、巩固一个”的工作思路,龙华全面探索建立长效常治机制,做好城中村综合治理的“后半篇文章”。

一方面,发挥示范村的带动作用,分批提升物管水平。龙华区率先探索出大浪街道新围新村物管进村“三新”模式,为后续探索全区城中村物业进驻提供经验。大浪街道在新围新村试点的模式上,总结物业管理优秀经验,通过建设新平台、打造新队伍、构建新机制,计划分四批对浪口一区、龙胜新村B区全面进行物业管理提升,全力补齐村物业管理短板。

另一方面,依托专业物管公司,试点推进物管进村。龙华区按照“因地制宜、先易后难、多种模式、逐个推进”的思路,试点建立以市场运作为主,村民和住户齐抓共管的城中村专业物业管理长效机制,破解城中村“有人建设,无人管理”的尴尬局面。其中,观湖街道元三村自2020年4月初试点以来,不断创新管理模式,通过党建引领共享空间建设、环境引领垃圾分类设施、科技引领信息化建设、文化引领和谐社区建设等“四个引领”,实现了建管的有效结合,现已初见成效。

2020年是全市城中村综合治理的收官之年。经过全区上下三年来的通力配合、攻坚克难,一个个“安全、干净、有序、和谐”的文明新村正在龙华不断绽放,已成为中轴新城新的风景。

(本版撰文于兴华连金洲) 


[编辑:周艳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