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行业资讯频道>地产>房产新闻>

南山区30年蝶变令人惊叹

南山区30年蝶变令人惊叹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1月2日,南山区举行建区30周年座谈会,邀请老领导、驻区企事业单位代表、文艺界人士、劳动模范代表、社区代表等共聚一堂,回忆南山区建区30年历史,总结经验,共同展望南山发展美好未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庆生出席。

◀南山区鸟瞰图。 资料图

深圳晚报讯 (记者 曾贤平) 1月2日,南山区举行建区30周年座谈会,邀请老领导、驻区企事业单位代表、文艺界人士、劳动模范代表、社区代表等共聚一堂,回忆南山区建区30年历史,总结经验,共同展望南山发展美好未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庆生出席。

1990年1月4日,国务院批准深圳市设立南山区。从30年前的深圳的产业配套基地、轻污染工业地区和能源基地,到如今的世界级创新型滨海中心城区, 南山区的涅槃蝶变令人惊叹。

30年来,南山区抢抓发展机遇,始终与国家战略高度契合,与时代浪潮同频共振,城区功能定位从最早的深圳市产业配套区、轻污染工业区和能源基地,到2000年后的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文化旅游、教育科研“四大基地”,再到现在的世界级创新型滨海中心城区,始终以前瞻的城区定位引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走出一条越来越宽广的高质量发展道路:GDP从1990年建区时的78亿元发展到2018年的5018亿元,增长超过63倍,人均GDP接近5.5万美元,每平方公里税收超过8亿元;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超过7000件,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4.71%;现有海内外上市企业164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4000家。

目前,南山区正重点加快推进三大战略工程。其中,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已获科技部和省、市支持,将逐步打造成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南山前沿阵地,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产教融合的典范。西丽高铁新城定位为南山北部片区的硅谷商务中心,对标日本大阪火车站,按照站城一体、产城融合进行开发,建成世界最大的地下高铁站,是“站、城、人、产”融合发展的4.0版本。


[责任编辑:田晨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