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塘排洪渠两旁草木茂盛。
冬日的深圳,微风和煦,天气晴好。光明区的甲子塘社区文体公园里三五成群的居民聚集在一起,聊天下象棋。距离公园不远处的篮球场上,几个高中生模样的男生正在打篮球,他们不时发出一阵喝彩声。整个甲子塘社区充满了生活气息,十分热闹。
公园内的甲子塘排洪渠两旁草木茂盛,绿化工人正在给花草树木浇水,排洪渠里也长满了绿色植物,浅浅的水流正在缓缓流动。
看到眼前的甲子塘社区,你可能很难联想到它曾经的模样,甲子塘社区是一个城中村,村里工业园多,外来务工人员多。过去因排水管网不完善、管理运营水平低,大量生活污水、生产污水被直接排进甲子塘排洪渠,加之雨污合流、混流现象严重,污水处理能力弱,渠内水体越来越黑臭。每天村中污水通过甲子塘排洪渠流入鹅颈水,直接导致了鹅颈水水体黑臭,周边居民每逢路过都要捂着鼻子。
2016年4月,深圳市以光明区凤凰城区域申报第二批国家海绵城市试点获批,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启动后,带动了甲子塘城中村的全面改造。在甲子塘村针对性开展了排水系统完善、社区公园改造、综合环境提升、交通改善等多项惠民工程,让曾经脏乱差的甲子塘村脱胎换骨,成为全市高密度难改造城中村品质提升的样板。如今,甲子塘城中村综合治理的成功经验在全区114个城中村得到推广,为全市城中村提供了借鉴。
为了让甲子塘排洪渠不再黑臭,光明区海绵办会同黑臭水体治理办实地摸查,制定技术路线,将海绵城市“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三大理念全面融入甲子塘排洪渠黑臭水体治理工程,形成了源头开展雨污分流和正本清源,过程完善排水系统接驳,末端治理水系生态,综合提升社区环境的全过程治理思路。
曾经普遍存在的雨污合流问题,随着立管改造、新建雨水立管并断接散排得到解决。如今,村中排水户的合流立管接驳至污水系统,雨水进入雨水系统,从源头实现了雨污分流;村道和巷道建起雨污分流排水管网,老旧破损的排水管道、断头管、错接管道被一一接驳完善,管网短板补齐了,社区整个排水系统更完善;甲子塘排洪渠黑臭水体得到整治,鹅颈水体污染状况得到根本扭转。
2018年底,甲子塘排洪渠治理各项工程相继完工,原本黑臭的渠道变得水清岸绿。此后,绿化品质提升,生态停车场和透水铺装广场建成,居民停车难及公共活动空间不足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更多人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海绵城市建设的综合效益。
在海绵城市试点建设的进程中,甲子塘排洪渠水清、草碧、岸绿。随着周边环境越来越好,很多有老人孩子的家庭也更愿意在这里长期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