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行业资讯频道>地产>房产新闻>

城中村综合治理的“深圳方法论”

城中村综合治理的“深圳方法论”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日前,经过多地走访,笔者发现,伴随2017年11月30日深圳市政府印发《深圳市城中村综合治理行动计划(2018—2020年)》,在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牵头下,深圳这座中国最具创新力城市正给出答案。

南方日报6月28日讯 在深圳,城中村是一个“梦”开始的地方。

十几年前,城中村几乎是所有深漂一族到达深圳后的第一站,白石洲、大冲、南头、蔡屋围、水围、上下沙……慷慨地接纳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年轻人。

然而近年来,伴随深圳经济高速增长,城市化发展水平越来越高,辖区内数量庞大的城中村品质开始与“创新”“现代化”“国际化”这些粤港澳大湾区时代的深圳新定位不相匹配。

深圳如何破解城中村难题?如何让城中村居民享受到发展红利的同时又探索出一套适合自身发展并具推广意义的城中村综合治理方法论?

日前,经过多地走访,笔者发现,伴随2017年11月30日深圳市政府印发《深圳市城中村综合治理行动计划(2018—2020年)》,在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牵头下,深圳这座中国最具创新力城市正给出答案。

环境提升

既要住得起也要住得好

今年89岁的陈杞礼,是深圳市光明区公明街道下村社区的党支部老书记。

作为土生土长的下村原住居民,陈杞礼为下村服务了50多年,见证了其从无到有式的成长。

“大概1993年时,这里才有房子。那时还多是黄土地,后来房子越来越多,村子也越来越大,抬头往天上看,电线开始密密麻麻,垃圾也开始越来越多。”

坐在有着120多栋自建楼的下村社区巷子口,陈杞礼像一位村里的老向导,给前来参观的人讲述着下村的蝶变。陈杞礼说,村子的一场巨变,从去年就悄然开始。“以前道路坑坑洼洼,雨天都是泥,现在道路全部铺上了青石砖,画上了黄色自行车停靠线,沿路还有监控摄像头,安装了管道燃气,就连村里的空地也被见缝插针地改造成了社区公园,我们现在的居住环境大大改善了!”

和下村同步发生巨变的还有距离下村社区40公里外的南山蛇口海湾新村。

据了解,在蛇口街道海湾新村0.75万平方米的土地上,涉及住宅35栋、办公楼1栋。

“欢迎您回家!”在南山区海湾新村一栋居民楼前,24岁的原住居民苏进用身份证轻轻一刷,智慧门禁便送上亲切的欢迎语。

而环顾四周,随处可见摄像头,有的还可360度旋转;各村综合管理和服务中心,还配备了整墙视频电视,管理人员借助视频监控对村中动态了如指掌。“有了‘天罗地网’的视频监控,无论是住户安全,还是业主管理,都更省心了。”苏进说。

作为租户的陈熙花(化名)则更关注居住的安全和便利。

“现在通了天然气,终于不用担心做饭做到一半,没气了。”陈熙花还算了一笔经济账,一年用瓶装煤气,一个月要上百块,现在省了一半。

而让陈熙花更开心的是,村里的每栋房子旁边都安装了电动车充电插座,每一家窗户和楼顶还安装了带有防盗功能的逃生窗,这些细节改造,也让她和家人生活的更有安全感。

住有所居,居有所安。下村社区、海湾新村只是深圳本轮城中村综合治理环境提升的一个缩影,而除了对社区治安、消防安全、用电安全、燃气安全、食品安全、弱电管线、环境卫生、市容秩序、交通秩序、生活污水10个方面的综合治理,深圳的很多城中村还尝试规划街心亭、运动场等公共空间,借助空间搭建沟通桥梁、打破住户间“互不相识”的淡漠境况,构筑新型城中村邻里关系。

留住乡愁 

从挖掘历史到文化传承

在光明区凤凰街道甲子塘村,一栋挨着一栋的自建楼,让人觉得这里就是一个普通的城中村,但来到该村内的文体公园就发现了不一样之处。公园门口竖立着“甲子塘铭记”石牌,石牌上记录着该村的历史,写有公园名称的石墙背后,则展示着该村村民的来历及祖训。原来该村历史可以追溯到300多年前的明万历元年,村名由一名进士将原来的“鸭子塘”改为“甲子堂”,后又改为现名……这些村史以及民风民俗正是在此次城中村综合治理中得到发掘与再现。

“我们重新设计,用建筑的形式把这些历史固化下来。”主导实施该村综合治理的凤凰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吴志柳说。现在,这个石牌和石墙落成后,很多原居民来这里拍照留念,成了一个新的网红打卡地。

说起深圳的前世今生,在很多人印象中,深圳改革开放前就是一个小渔村,是一座没有历史的城市。事实上,在这片绵延迂曲的山冈与海滨之间,有着悠久的历史,一个个至今存在了几百年的村落就是最好的证明。在此次城中村综合治理中,很多区挖掘古村落的历史文化,保留旧居,用建筑或者修旧如旧等方式,向后人展示和讲述,让历史文化得到延续、传承,留住乡愁,留住城市发展的记忆。

一进光明区马田街道下石家村,笔者便被村头一口不断往外涌水的古井吸引。这口井旁的墙面上,雕刻着居民生活的场景,撰写着该村的历史,如同一处历史景点。再看前方是一棵茂盛的龙眼树,树下是石桌石凳,一股浓浓的古朴气息扑面而来。村内,高高低低的房屋沿着起伏的巷道分布,小巷路面重新铺设了花岗岩,房屋墙面刷新,空地上种上了树木花草,整洁又充满生活气息。马田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黎智介绍,这口井是古井,有着几百年的历史,治理中,在保留历史的基础上,对此处进行了艺术化加工,保留了村落的原貌。

这些传统文化和记忆让蝶变的城中村找到历史长河中的坐标,增添更多归属感与自豪感。像这样延续城中村历史文脉的还有南山区海湾新村、渔二村、龙华区白石龙社区等。

“孩子没有经历过,但还是希望这段文化能永久传承下去。无论怎么变迁,我们的根就在这里。”南山区海湾新村村民樊舒航说。

产业突围 

老村、梦想在“握手楼”里新生

在基础设施改造和文脉传承基础上,深圳还进一步拓展城中村的产业功能,使其“新生”,并助力城市发展。

近年来,伴随深圳经济一路高歌猛进的是城市生活成本的不断攀升,这也导致产业人才流失,人才保障性住房计划因应而生,但受土地资源以及旧区拆改难度的限制,城市中心区难以在短时间内为外来人口提供足够的廉价保障性住房,因此,深圳将目光投射到城中村中的“握手楼”。

位于深圳福田区水围村的29栋统建农民楼就被改造为深圳首批人才保障房社区。

值得一提的是,这29栋农民房,是上世纪80年代起,水围村华侨业主自己建的房子。由于没有统一规划,管网等基础设施配套差,消防隐患大。加之不少业主常住香港和国外,房子由“二房东”管理,环境脏乱差。水围村股份公司一度对其一筹莫展。

2016年,深圳市福田区住建局的一次约见破解了水围村的整改难题。当年,深圳出台人才安居“新政”,提出要在“十三五”期间新筹集建设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40万套,分给福田的任务是3.6万套。“而深圳市规土部门给福田的保障房建设用地不到1万平方米,按面积算大约只够建1000套。”福田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唯一的办法是从既有房屋下手,城中村成为很好的切入点。

如今,每到周末下午,位于水围柠盟人才公寓5楼的“青年之家”就十分热闹。公寓的“管家”们进进出出,忙着准备晚上的“社区节”,大约下午5时,就会陆续有数十位青年租客来到这里,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认识彼此。

也因此,项目不仅将农民房进行内部升级装修成为504间人才公寓,更将住在这504间公寓里的900名青年联系在一起,创建了一个社区。

除了人才房改造外,在深圳,很多城中村还正被升级改造成产业园。

在公明下村二排的西柚小镇,原来的56栋普通农民房,被重新定位和产业升级后,摇身一变成了远近闻名的产业空间。

据介绍,该区域目前被植入技术服务、产业办公、创业孵化、科技体验、商务会议五大功能平台,引入清华孵化器、西南政法大学生实践基地、潮酷街区等,预计年产值5.8亿元,税收3000万元。

多元共治 

从统筹实施到居民凝聚归心

尽管如此,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是,深圳城中村综合治理依旧不是一件易事。

因此,在新一轮治理中,如何统筹推进,如何让治理得到老百姓的支持,实现多元共治等,都考验着相关部门的智慧、能力、作风和意志。

根据深圳市政府发布的《深圳市“城中村”综合治理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深圳计划用3年时间,对2020年前不能拆除重建的1600个城中村,实施社区治安、消防安全、用电安全、燃气安全、食品安全、弱电管线、环境卫生、市容秩序、交通秩序、生活污水10个方面的综合治理,对城中村“整旧、改破、清脏、治乱、增美、添绿”。深圳市政府拿出专项资金,实行滚动奖补,推动各区争先创优,打造精品,把城中村建成“安全、干净、有序、和谐”的文明新村和幸福家园。

治理数量和规模前所未有,治理标准和难度前所未有。使命与重压下,在深圳各区,一系列有关城中村综合治理的创新探索和方法论也不断涌现。

光明区推行“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模式,区主要领导直接督办;按照“治水先行,地下先行”的工作思路,科学安排时序,避免重复开挖,最大限度降低施工对群众生活造成的负面影响。不仅如此,为强化力度,该区还搭建工作微信群,由区主要领导直接督办。

在这次城中村治理中,光明区有15条“断头路”被打通。

宝安区超规格配置组织领导机构,形成“区—街道—社区”三级指挥体系,提出“分级治理、分类达标”的治理思路,编制标准导则,率先建立“统筹施工、同步建设”的宝安治理路径。

龙华区为保障各项任务顺利完成,全区六街道成立专门办公室,以“一村一小组”成立工作协调小组。龙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加强对各街道办的行业指导,确保行业治理实效,每两周召集开展一次巡查工作,每月汇总通报工作进展和实施进度。

南山区则从百姓角度出发,努力打造让百姓住得“舒心、安心、暖心、归心”的家园。开展市容秩序、环境卫生等方面的综合治理,让城中村从“脏乱差”蝶变为“满街景”;建立起完善的物业管理,让百姓住有所居、居有所安;创新探索打造“街区客厅”,让传统邻里关系在城中村“重生”,构建和谐共生生活场景;注重保护与传承历史文化,为居民留下城市集体记忆,让居民凝聚归心。

数说城中村综合治理

城中村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推出以来,截至2019年4月,原计划完成600个城中村的综合治理任务,实际完成710个。

安装视频门禁6万余套。

建成小型消防站344个、新建消火栓6000个。

新建地下燃气管道182公里,覆盖356个城中村,安装入户10.4万户。

新建、改造垃圾转运站与收集点1900个。

706个村完善排水管网系统,实现雨污分流。

337个村实现“三线下地”。

270个村、11200栋建筑完成立面刷新。

新建和改造社区公园385个,新增绿化面积12.5万平方米。(撰文:杜艳 崔嵩 )

[责任编辑:万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