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行业资讯频道>地产>房产新闻>

深圳新一轮住房制度改革 “让更多深圳市民住有所居”

深圳新一轮住房制度改革 “让更多深圳市民住有所居”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在龙华区龙悦居保障房小区,有11111套公租房和安居房,这里是深圳目前最大的保障房小区,3万多名市民包括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体、来深创业的人才以及优抚对象、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在龙悦居安家,他们也是深圳新一轮住房制度改革的受益者。

 深圳特区报4月9日讯(记者 罗莉琼)在龙华区龙悦居保障房小区,有11111套公租房和安居房,这里是深圳目前最大的保障房小区,3万多名市民包括低收入住房困难群体、来深创业的人才以及优抚对象、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在龙悦居安家,他们也是深圳新一轮住房制度改革的受益者。

“建市40周年来,深圳住房制度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有效解决了住房短缺问题,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日前,市住建局房改处副处长贺波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深圳率先打破计划经济下的福利分房旧体制,政府发挥住房保障主导作用之路,实现住房货币化、商品化、市场化,为国家住房制度改革提供了改革经验,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住房要求。与此同时,1990年前后深圳推出的“双轨三类多价制”的住房制度,基本上解决了不同群体对住房的基本需求,有力助推了深圳经济社会的发展。四十年以来,房地产市场迅猛发展,房子的居住属性有所弱化,经济属性被强化。“尤其是近十年,深圳房价持续高涨,房子成为比较突出的民生问题。”

“2017年,我们充分调研后发现,新时期,深圳住房问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房价、房租高企,目前深圳商品房均价5.5万元/平方米,房屋平均租金78元/平方米/月;二是住房结构不合理,城中村等产权手续不完善的住房占了1/2,这些住房仅能满足基本的居住需求,无法满足购买型、改善型、宜居型等较高层次的住房需求;三是供需矛盾突出,人口数量多,且仍在持续净流入,但土地资源少,供应量很难满足实际需求;四是住房保障不充分,深圳常住人口的住房保障覆盖率偏低,与新加坡、香港等地仍有较大差距。”贺波表示,过高的房价和房租对实体经济发展造成一定冲击,对部分企业和人才产生挤出效应,也影响了城市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为了解决深圳的住房问题,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市住建局2017年8月牵头启动了新一轮住房制度改革。“以十九大报告中‘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等49个字作为指导思想,提出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改革思路,以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为主要出发点,以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为主要方向,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通过提供商品房、安居房、人才住房和公租房等方式,多渠道解决我市住房问题。”贺波表示,2017年8月,市住建局牵头成立了专门的研究团队,有住房、土地、金融和法律等领域的专家学者等,最多时超过60人,历时整整一年,百易其稿,起草深圳住房政策改革文件。

“在起草、修改、完善改革文件的近一年的时间里,我们开了上百场会议,加班100多天,到外地调研取经十几次,经常从机场赶到会场,有时候晚上8点下飞机,直奔办公室加班。”贺波说,邀请全国和本市20多名专家学者为深圳住房问题把诊问脉,面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记者、律师以及普通市民等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吸取国内外先进城市住房经验,于2018年8月出台了《关于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供应与保障体系的意见》,文件提出,到2035年,新增建设筹集各类住房共170万套。同时对住房供应结构和比例进行调整,明确了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公共租赁住房占新增住房供应总量的60%左右,市场商品住房占40%;出租和出售的住房各占50%左右。“深圳这次的住房制度改革,被央媒称为深圳率先启动第二次房改,从此,深圳将房子的民生属性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责任编辑:万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