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深圳新闻网首页>行业资讯频道>地产>房产新闻>

深圳市在建规模最大公共住房 将成为业界“教科书”

深圳市在建规模最大公共住房 将成为业界“教科书”

分享
人工智能朗读:

深圳在建规模最大的公共住房项目——长圳项目将建成啥模样?未来可提供多少套住房?有哪些设计、建设亮点?如何建设高品质公共住房,改变公众对保障房就是“低端房”的固有印象?

长圳公共住房项目效果图。


深圳商报记者 李秀瑜

深圳在建规模最大的公共住房项目——长圳项目将建成啥模样?未来可提供多少套住房?有哪些设计、建设亮点?如何建设高品质公共住房,改变公众对保障房就是“低端房”的固有印象?

记者昨日走进项目建设现场采访业界专家,为广大读者答疑。长圳项目将采用装配式建造,计划2021年竣工交付,未来可提供住房9672套。值得关注的是,8位院士的技术成果将集中应用在该项目中,成为建设工程领域的“教科书”,打造成“三大示范、八大标杆”项目。8位院士将为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技术应用问题提供决策支持。

建设“河谷绿舟”高品质社区

长圳公共住房项目已于今年6月正式动工建设。记者昨日来到位于光明区光侨路与科裕路交会处东侧的施工现场。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

该项目用地20.7公顷,总建筑面积109.78万平方米,容积率5.78。其中,住宅建筑面积76万平方米,商业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公共配套设施3.2万平方米。将建设24栋公共住房塔楼和3所幼儿园,以及商业、公交站、社区配套等。

这个备受关注的公共住房项目有哪些先进的规划理念和设计亮点?

市住建局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该项目以“河谷绿舟”为规划理念,体现人与自然的本原关系。沿“鹅颈水”设“河谷”,谷中有“湿地”,形成以“河谷绿舟”为主题的绿色主轴。沿光侨路及科裕路建设19栋150米的超高层住宅,沿“河谷绿舟”视线通廊建设5栋100米高层住宅,形成错落的城市天际线。

规划设计采用“两轴一环”的空间结构。“两轴”即沿鹅颈水两岸,打造亲水景观步行系统,形成河谷主题景观轴线;从地铁站到河谷主景观之间,形成便捷的步行路径。

“一环”即打造形态优美的空中连廊,将鹅颈河东西两侧地块及十九号路南北两侧地块有机联系起来,围合成立体、开放、共享、整体性强的生态景观带。

率先采用装配式装修

长圳公共住房项目将于2021年竣工交付,可提供住房9672套。如此大规模的公共住房将分为几种户型,如何装修?

记者了解到,长圳公共住房共分65平方米、80平方米、100平方米、150平方米四种户型。作为在建规模最大的公共住房项目,主体工程将采用装配式建造,将预制楼板、墙体等,像“搭积木”一样把房子建起来,装配率最高可达到83%。并且,将先行先试,首次采用装配式装修。

“装配式装修可以减少‘湿作业’,不需要水泥等建材,不会产生建筑垃圾,并且所有板材在工厂进行标准化生产,不会带来胶水等污染,更加环保。”该项目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采用装配式装修,十几天就可以装修好一套房”。配套设施建设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热点,该项目将建设哪些配套设施?

记者了解到,该项目在规划设计之初就已考虑住宅、商业、配套等多维复合,形成人车分流、便捷高效的交通系统。同时,设置风雨连廊,将商业、住宅、地铁、公交站等实现“无缝连接”。

结合地铁6号线长圳站,沿光侨路及科裕路集中布置四层商业,采用香港青衣站模式,商业与地铁无缝接驳,实现轨道交通与商业的融合。

整合8位院士技术成果建设示范楼

值得关注的是,在长圳公共住房项目中,其中一栋建筑将作为“院士技术示范楼”,采用装配式钢和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系统性整合国内8位院士的技术成果,8位院士将为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技术应用问题提供决策支持。

其中,包括孟建民院士本原设计技术,聂建国院士钢和混凝土组合楼盖技术,周绪红院士钢结构大框架体系技术,周福霖院士减隔震技术,欧进萍院士减震装置技术,肖绪文院士绿色施工、免模施工技术,丁烈云院士智慧安全工地技术,江亿院士建筑分布式蓄电和全直流供电技术。

院士技术究竟“牛”在哪?“例如,当发生7级地震时,一栋使用减隔震技术建设的高层建筑,减隔震技术可以在地面以下就减少或阻隔了地震能量的上传,能量经过阻隔后,地面以上的建筑物接收到的能量减少,此时地震给建筑物带来的影响可能只有4~5级。”项目负责人为记者答疑解惑。

“同样,减震装置技术的使用,也可以减少能量传导,可以减少地震、台风到来时建筑物的摆距。使用这些最前沿的技术可以增强建筑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长圳项目将打造成业界“教科书”

该项目将全方位展示绿色建筑、智慧建筑、“本原设计”等一系列体现“以人为本”的专项示范条目,达到指引、示范、教学、科普等一系列目的。

将系统应用绿色、智慧、科技的装配式技术,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城市的示范小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的综合示范工程、装配式建筑科技示范工程。打造公共住房优质精品标杆、高效推进标杆、装配式建造标杆、全生命周期BIM应用标杆、人文社区标杆、智慧社区标杆、科技住区标杆、城市建设领域标准化管理标杆。

此外,将输出十项研究成果:项目建设标准、项目用材标准、项目标准工法、项目验收标准、项目标准图集、EPC管理规范手册、EPC总承包管理规范、人才培养、全生命周期的智慧住建系统、绿色智慧科技人文展示及可持续发展宣传基地。

市住建局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将借助新方法、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运用,打造绿色、智慧、科技示范项目。通过长圳项目的探索和实践,改变保障房就是“低端房”的固有印象,为深圳今后工程建设提供可复制的质量标准和管理模式,推动工程建设走上创新驱动道路。


[责任编辑:万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