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跟我抱怨说,昨晚跟她男朋友大吵了一架。
她说觉得整理打扫没意思,有那个时间不如躺着,就花钱请了保洁阿姨。结果她男朋友坚决反对,说别人打扫出来的屋子缺乏灵魂的洁净之感...
她就崩溃了:你告诉我!什么叫做“灵魂的洁净之感”!
当然,我没告诉她,身为一个家居行业的人,我当然是站在她男朋友那一边啊!保洁阿姨可以让家里零灰尘,但是她不会帮你做收纳啊。
收纳才是洁净的灵魂。
存放方便
懒人如我,但是又有点讲究,最终跟自己达成的妥协是:可视化收纳。因为挪不动脚,东西本来丢在哪里就还是丢在那儿,不要藏起来。
实现起来可以分成两种方案:一种是被收纳的东西就在我的视线范围内,放过去和拿起来都非常方便;第二种是收纳工具本身就很好看,不管放在哪里都不影响美观。
下面就具体来说说怎么做。
1.大型物品
大型物品,比如被子毯子,四件套,冬天大衣等等,主要问题是堆在一起占空间,不容易放整齐,拿出一件另外的全部坍塌。
曾经我迷恋过真空压缩袋,要把被子压缩起来节省空间。
每次压缩的时候都要抽调我半条命。而且还是很丑啊。
后来我才知道,很多材质是不能压缩的,比如羽绒被和蚕丝被。被子的正确的保存方法是:1先做清洁;2晾晒,棉被和纤维被可以暴晒,但是羽绒和蚕丝被要避光通风;3干爽地装入收纳袋。注意最好别摆在密封的塑料袋里,因为如果湿气没有散发干净,闷在里面会降低使用寿命。
所以我现在会用收纳袋来做一个分类,虽然多了一层包裹,但是其实更方便寻找和拿取。
这个收纳袋可以调节高度,来自felissimo
我还用这种大型收纳箱来放当季不用的衣物,分类成春秋、夏天、冬天和捐掉四个箱子,每当换季就搬出一个新的箱子,把过季衣服放好,顺便丢掉一些不会再穿的。当季的衣服,基本都悬挂起来。
上次搬家的时候我几乎没有整理卧室,直接把6个大型收纳箱从旧家搬到了新家的衣柜里。
这个收纳袋不用时可以折叠成一块小薄板
因为每个季度我会经常穿的鞋子撑死了就3双,其他暂时穿不到的鞋子,我也是放在这种方形收纳袋里。选择轻薄的,塞到床底下去,非常美观。
也有很多朋友选择pp材质的收纳抽屉来装衣服。
特别适合没有搁板和抽屉的衣柜,而且衣物放在里面不容易皱。不过我个人感觉更适合存放中型物品:书籍,春夏衣物,杂物等等。
2.中型物品
日式收纳的精髓其实就是可视化,他们打造的收纳产品,都是能让你在任何场景下收纳东西的。
客厅:
MUJI PP收纳抽屉
带抽屉,拿取很方便。可以叠放,自由组合。半透明,可以大致看到内容物,有清洁感。
浴室:
厨房:
NITORI PE收纳筐
@sayumiresora
带把手,收纳空间大,遮挡内容物的颜色,让房间白白白白白!即使没有柜门看上去也很有统一感。
但相比起来,塑料材质的收纳颜值一般,有廉价感,摆在外面容易跟家居风格不一致。
纸浆板盒子的颜值就稍高一些,大多会用在客厅、书房这样的地方。
MUJI当年出了这套收纳盒子,简直席卷了收纳界。
并且一定要和木格子架一起组成收纳系统,摆放文件杂物,既可以做书柜,又可以做电视墙。
这两种非常日系的基础收纳,其实最初都是应用在小户型里,极大地节省了封闭储物空间。功能性非常强,但是颜值就没有那么出众。
颜值最高的当然是ins网红式收纳,藤编和铁艺元素。这年头你家要是没有这两个东西,都不敢在朋友圈发照片的好伐。
因为真的百搭,不管你家是什么风格色调,不管放在哪个房间,都能完美融入。
选购藤编收纳筐的诀窍就是要够chic,太方正的,不如歪歪扭扭随意一点。
猫咪边上的框,就歪得很好看
还有这种北欧风的铁艺收纳篮,摩登感max。
我建议大家每个房间都放一个这样敞开的篮子,收纳隔夜衣、临时存放各种杂物。闭着眼随手丢,怎么都不会太难看。
3.小型物品
小型物品比如餐具、化妆品是最适合拿来做展示的。
比如厨房里,陶瓷和玻璃材质的东西能瞬间提升整个空间的秩序感。
这些东西堆在一起,只要需要保持色调和谐,就不会出错。
把餐具分类摆放好,其实也是可视化的努力,知道什么东西放在哪里。
上面这种亚克力材质,特别适合存放小件物品,颜值非常高。简直是化妆盒的不二之选。
亚克力算是有机玻璃的一种,比较贵,透光度好。有钱的话可以选择这种材质的中型收纳盒大面积铺开,比如透明鞋柜,绝对秒杀PP材质。
存放+颜值
有没有发现基础版的收纳都是长方形的?长方形的收纳就是比较死板,不灵动!每个长方形的收纳箱都在强调你勤勤恳恳的家务劳动。
但只要长方形的收纳变成圆形,一切就不一样了。
1.圆形和圆的变形
因为房间的户型和家具形态基本都是方的,在里面放进一些圆形,就能制造一种生动的感觉。
大型物品:
圆形被子收纳袋,可以直接摆在外面当做坐垫。
沙发形,沙发座里放了床垫,靠垫里收纳了被子。
汉堡型,非常萌。
中型物品:
非常有存在感的寿司盒坐垫。
藤编的玩具框。
圆筒形收纳座椅,迷之像垃圾桶,看到就想丢东西进去。
小型物品
金属小罐。
陶瓷的首饰盘。
这些好看的收纳工具会让家里减少“我在收纳”即视感,给人一种你的家自然就是那么好看的错觉。
2.材质和颜色的混搭
其实大家也应该发现了,好看的收纳除了形状不一样,在材质和颜色上也是超越了传统的盒子状收纳。
比如上面这个架子,就混合了藤蔓、玻璃、陶瓷、不锈钢四种素材的收纳,颜色集中在黑、白、银和木色。用这个办法很容易就能打造高级感。
或者直接购买一套高颜值的收纳箱。
配色太棒了
这个形状的收纳篮子其实起源于法国,叫做baquet。材质柔软,不怕潮湿,耐热耐冷,可以存放食物。还有法国人拿来当成菜篮拎上街。
收纳达人和收纳潮人的区别,大概就差在了effortless上。
颜值犯规了
如果对于中国和日本人来说,收纳是生活里的日常的话,那对于欧洲人来说,收纳很奢侈。
之前在>>>法国女人怎么住<<<里提到过,她们不爱藏东西,家里一眼看过去乱糟糟的,什么东西都摆在外面。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法国房子。总会有一大面开放的柜子,和一个布满装饰的墙。
北欧也很像,为什么宜家出了那么多的搁板,因为是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的。
大部分北欧人的家里,都有这样一个角落。
他们对家的理解更加自我,摆出来的东西都可以算是一种自我呈现,对自己的品味也有迷之自信。
所以习惯可视化收纳的欧洲人做起收纳道具来,比日本人更有个性。
比如同样是纸板盒子,法国品牌Merci的收纳盒长这样:
打开来是这样:
35欧
不过在外貌上第一个让我臣服的品牌是丹麦的ferm living,看过它的大理石纹,就再也看不上其他塑料盒了。
Are you sure这是收纳盒?
这样的托盘才配得上我的首饰好吗
盒子一套34欧,托盘是30~80欧不等。
这是另一个系列的金属收纳罐。
还有这种最最简单的长条形。
随便一放就气质出众。
69欧
是不是立马甩开日式收纳一个次元?
光是一个盒子都能变化出无数颜色和形态,比如丹麦品牌Normann的收纳盒。
同色一套103$
讲真,如果你家的鞋子收纳成上面这样子,我的大脑能自动补全所有鞋子的价格。
他们的文具收纳也做得非常美丽。
我家大概没有能摆上去的东西。
法国、北欧的这些收纳产品,初衷应该不是让你堆很多东西在里面,而是像一个有收纳功能的装饰品,更有设计感,更注重材质。
看到这个阶段,我不经有点怀疑人生,于是打电话给一个哥本哈根的朋友,问她怎么收纳东西。她很朴实地告诉我:啊?放柜子里啊。
虽然欧洲人在产品上超越了我们,可是在买买买上,他们还是比不过我们啊哈哈哈。
大家对收纳都有些什么烦恼?双十一入了好用的收纳物品了吗?上面这些审美和实用齐飞的产品,你最喜欢哪个?留言告诉我吧!反正我打算搬一套Ferm living回家了。(来源:菠萝斑马居住指南)